2019年03月13日 09: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陆航
显赫一时的统万城,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南缘隐没了800余年,直到清代后期才被重新发现。20世纪60年代初,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考察统万城及其周围地区,提出一个被以往史家忽略的十分尖锐而极富现实意义的问题:统万城初建时,这一带的自然环境如何?如果也像现在一样到处都是流沙滚滚,赫连勃勃为什么要把都城建在这样一个地方?反之,如果建城之初,这里并不是沙漠,那么此处又是何时变成沙漠的?这些流沙从何而来?自2013年6月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在相关研讨会上交流研究成果,实地考察统万城遗址,慢慢揭开了统万城环境变迁之谜。
从标本与诗文里寻迹
近年来,考古人员在统万城西门马面仓储发掘出的大量植物标本,是当时这一带植被茂盛、环境优良的物证。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何彤慧等人,利用现代生态学原理分析识别的方法,对有关统万城及其周边环境状况的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进行研究,回应了侯仁之的疑问。研究结果证实,统万城本身筑于台地边缘沙带中,建城时其西北侧和东北侧都有湖沼群,北侧为草滩地,沼泽、草甸和盐生草甸是其周边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沙质荒漠和草原植被存在于沙带及其丘间地。在统万城使用的近500年间,其周边的湖沼湿地萎缩且破碎化,地表植被逐渐由沼泽和草甸向草原、灌丛演变,地表的风蚀和风积作用越来越强。百年尺度的气候波动是统万城周边生态环境变化的背景条件。气候的干旱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湖沼湿地干涸与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植被退化,地层中的沙物质由于干旱缺水和缺乏植被保护,在风力的作用下逐渐活化而就地起沙,到宋辽夏时期,统万城周边已形成沙丘连绵的自然景观。
据唐代舆地文献记载,夏州之名,始于北魏,魏太武帝灭赫连夏国后,先置统万镇,太和十二年(488)改置夏州。隋大业年间,置朔方郡,隋末军阀梁师都曾在此建梁国,割据12年之久。唐贞观二年平定梁师都后,复置夏州,并设夏州都督府。唐代夏州属关内道,是李唐王朝政治核心地带的北部边关重镇,统万城为绥银节度使驻镇之地,对于控制河套、防扼北部胡人入侵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马强从环境史和以诗证史角度考察唐诗,从诗中探寻出非同寻常的科学史意义。他表示,作为边关重镇,夏州不仅为兵家看重,也为唐代诗人所青睐,夏州的名称屡屡出现在唐边塞诗中。诗中章句对当时景观的描写,对于揭示8—9世纪毛乌素沙漠的形成与统万城的环境变迁提供了另一个参考视角。例如,许棠的《夏州道中》“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城。堡迥烽相见,河移浪旋生”;马戴的《旅次夏州》“霜繁边上宿,鬓改碛中回。怅望胡沙晓,惊蓬朔吹催”。还有一些以“灵夏”“五原”“赫连城”为题,间接涉及夏州的唐诗,如骆宾王的《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白居易的《城盐州》等。这些诗大多以沙碛、黄云、战马、胡笳、烽燧、秋草、孤城、戍旗为景观标志,边塞地理意象十分突出,从自然环境看,夏州郊外已经是一片沙漠。
利用史料重建往昔地理
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任务是重建过去的地理。英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家克利福德·达比提出,现代地理景观只是在现在很薄的一个时间层内,且正在变成历史地理;现代地理景观的空间特征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自然和人类改造的。要了解现代地理景观,不仅要研究现在看到的东西,还必须追溯过去的地理景观。
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创立基本上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完成的。侯仁之在辨明“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的区别之后,对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和内容作了系统的阐述。他认为,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人的活动和影响产生的。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工作不仅要“复原”过去的地理环境,还要寻找其发展演变规律,阐明当前地理环境的形成与特点。
1964年,侯仁之与有关人员一道系统考察了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地区的统万城等遗址。侯仁之在沙漠地区看到了大量不同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遗迹,发现了许多触目惊心的自然环境变化的事实,随后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当地历史时期环境变迁的研究论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侯仁之带动下,西北地区的历史环境变迁研究工作蓬勃开展起来。“沙漠历史地理”研究成为一个崭新而充满生机的历史地理学研究新领域。在这一新领域,侯仁之认识到,仅凭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还远远不够,需要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通过考古学的协作,把文献考证、野外考察、考古调查和历史地理学综合分析并结合在一起,才能揭示该地区环境变化的过程。
统万城是研究鄂尔多斯沙漠气候变化的标尺,它见证了鄂尔多斯地区地理变迁。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侯甬坚告诉记者,统万城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生土建筑,所用的材料是白土。白土是当地的一种原生土质,碰到水会变得很软,干了之后则非常坚硬,这就是很多居民之所以可以在城墙遗址上挖窑洞居住的原因。统万城另一个特别的地方是,它位于农牧交错带上,是农牧交错带上环境变迁研究的一个重点。因此,只研究统万城还不够,还要将农牧交错带上的其他城墙,包括长城在内一起研究,才能更好地揭示历史上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关系。
侯甬坚表示,人类的记录是历史地理展开研究的最基本条件,如果没有历史文献,历史地理学在相当程度上可能很难产生。但是,古人的记录有一个特点是“记灾不记平”,即记录者会记录有灾害、有变化的情况,而日常的情况则不会被记录。这是地质学和历史地理学认识的一个差别。
学科交融“将今论古”
“将今论古”是自然科学对以往现象进行研究使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强调可以用现阶段正在进行的地理过程和地质作用,来解释历史时期的地貌形成原因。较之“谈古论今”的研究方法,“将今论古”会给予历史现象比较科学的解释,更适合研究相对微观的历史事件和过程。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立足于现代科学研究成果来“将今论古”,地层学、生态学理论、气候波动和全球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解释历史上重大事件发生的原因。
地层沉积记录环境信息。地质时期不同气候背景下,毛乌素沙地有过多次扩张和退缩,在沉积地层中有所体现。太原师范学院教授王尚义认为,毛乌素沙地自第四纪以来就已经形成,属于草原性沙地,该地区的气候经历了多次冷干、暖湿变化,同时对应沙地的扩张和退缩。历史记载也表明,从春秋战国到秦、西汉,有一个长达800年左右的温暖时期,东汉时期气候趋于冷干,4—5世纪气候暖湿,隋唐时期沙化逐渐严重,至宋朝完全沙化;元朝气候有百年暖湿时期,沙化得到控制,呈现草原环境;明清以来,气候冷干,同时人类活动加强,大量土地被开垦导致土地沙化严重。研究人员对统万城附近分布的140余棵古旱柳年龄结构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中400年以上和300—399年以上的古树较少,说明明清小冰期引起的冷干气候限制了旱柳的生长;100—299年旱柳分布较多,可能是受人为栽植的影响;70—99年旱柳分布较少,主要受20世纪20—30年代干旱的影响。小于70年树龄的旱柳分布广泛,主要是近几十年来人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结果。这些研究充分说明,历史时期毛乌素南缘土地沙化以自然原因为主,人类活动影响为辅。明清至现今,人类活动的影响占比逐渐加强。
湖泊对于环境变化反应敏感,能够提供较为详细的环境变化信息。因此,湖相沉积物是全新世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对象。众多学者通过分析湖相沉积物中的代用指标,研究湖相沉积物附近区域的环境变化情况。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学者胡珂通过对统万城附近剖面的湖相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和常量化学元素的测试,分析环境代用指标,总结出统万城附近区域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规律。
关于统万城所在毛乌素沙地的自然环境情况,学术界对该问题具有很大的争论。侯甬坚表示,具体表现在历史地理学和第四纪地质学本身就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历史地理学只看到有文献记载的资料,或者是遗址考古的资料,而第四纪地质学看到的是几十万年前的内容,且是地质学上得到了证明的东西。侯甬坚偏向于关注第四纪地质的相关研究结论,因为它的时间跨度比较大,可以全面揭示古今地理环境变化。
记者 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