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东晋时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也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一座都城遗址,是中国北方较早的都城,已有近1600年历史。统万城始建于公元413年,竣工于公元418年,由汉奢延城改筑而成。后来在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一统北方期间,统万城被攻克,从此设置为统万军镇。
位置:统万城位于陕西榆林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处的红墩界乡白城则村,为匈奴人的都城遗址,因其城墙为白色,当地人称白城子。又因系赫连勃勃所建,故又称为赫连城。
无定河
东晋十六国形势图
面积:统万城仿制长安和洛阳,由外廓城、东城西城组成。外郭城呈现刀把形,周长13865.4米,面积7.7平方公里。东西两城均呈长方形,相互之间由一道城墙分割开,东城周长为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
布局:统万城遗址坐西北向东南,可能与匈奴尚东,崇拜太阳有关。整座城池有三重城垣,由东向西依次为外廓城、东城、西城,俗称头道城、二道城和三道城。根据史料记载及考古资料来看,统万城初建时只有西城及外郭城。
外郭城呈刀把形,周长1385.4米,面积7.7平方公里。如今外郭城残迹寥寥,据说在内城之北约六里,东南约二里,各有一小段残垣。也有学者认为这两段残垣属于其他建筑,外郭城之范围仍未能定论。
西城四面各有城门一道,均设瓮城。东门名招魏门,意指东面的北魏政权;南门名朝宋门,意指刘裕篡东晋后所建之南朝宋;西门名服凉门,意指西面的西凉、北凉;北门名平朔门,及河套以北的朔方之地。赫连勃勃借四门之名彰显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气魄。
《统万城铭》中“遵七庙之制,崇左社之规,建右樱之礼,御太一以缮明堂,模帝坐而营路寝,间阖披霄而山亭,象魏排虚而岳峙”,“若紫微之带皇穹,阆风之跨后土”象天法地,重社尊祖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
统万城布局推测图
西城南部中央的有一高台,是与统万城同时代的重要遗址。台为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窄,是由相对独立的夯土块组成庞大的的夯土台,夯土块之间自基础而上有明显的缝隙,台高十余米,是现城内的制高点。
《统万城铭》中记载“起别殿于永安之北”;《太平御览》中记载赫连勃勃去世前“疾甚,辇升永安殿,召群臣属以后事,薨于永安殿”;赫连昌“即位于永安台”,可能就是此地。
统万城东城部分现已封闭,无法入内只能远观。东城北垣长525米,西垣为西城东垣,南垣557米,东垣738米。城垣仅宽7米,高3.4米。
城墙:叱干阿利命人验收时用大锥刺城墙,只要插入超过一寸,则杀掉筑城工匠,将其尸体筑入城内。而这坚如铁石连大锥都扎不进去的墙体,则来自于“蒸土筑城”的建造工艺,后世的文献中对此有多种说法。比如先用大锅蒸熟筑城用的土后夯筑,还有在土中搅拌熟糯米浆后夯筑,或在土中掺入牲畜血后夯筑等。
经过专家对墙体土质的化验,认定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石英和黏土,如此推测墙体的建筑材料应该以生石灰、白黏土和白砂为主,也就是如今所说的三合土。其中生石灰遇水发热会产生大量蒸汽,这恐怕就是蒸土说法的由来。
西城是遗址中保存最完好,可以近前参观的部分,城垣周长2470米,东垣长692米、西垣721米、南垣500米、北垣557米。西城城垣基厚约16米,马面高大密集,《水经注》中“其城土色白而牢固,有九谍楼,险峻非力可攻”就是对西城城墙最直观的描述。
西南角的这个马面,高达31.62米,高出南墙17米,中空,俯视呈方形竖井。据考证,此马面是中空的仓储建筑,亦即史书上记载的“崇台秘室”。
统万城不论是城垣还是马面等,一律用苍白色土经锅蒸后再板筑夯实而成,故俗称“白城子”,其建筑材料主要是石灰。石英砂、白黏土,类似现代建筑广泛使用的三合土。夯土块彼此呈“井”字形咬合,中间筑入木桩加固。1600年过去,木桩大多腐烂,留下一排一排的孔洞。
废弃的窑洞,直接打在城墙的夯土上
西段城墙
西门服凉门位于西城西垣偏南处,是四门中保存最好的一座。瓮城南北长39米,东西宽22米,城垣宽3.8米。其瓮城形态基本完整,城门已坍塌,以夯土块封堵,瓮城内已成为废墟。考古发现瓮城内沙土堆积厚达8米,出土隋代墓葬一座,恐怕隋唐时期西门瓮城已不使用,成为坟冢了。
西门瓮城
价值: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是中国北方较早的都城,已有近1600年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人文旅游价值。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瓮城,历史上的中国北方战乱最多,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连年混战,修建瓮城尤为兴盛,成为当时重要的军事手段。